国内最全IT社区平台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华晨云阿里云优惠2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浪潮服务器产业的21年 “绿皮车到高铁”的跨越

浪潮服务器产业的21年 “绿皮车到高铁”的跨越

来源:程序员人生   发布时间:2014-09-25 05:58:33 阅读次数:1980次

1993年,中国第一台服务器SMP200问世,本土厂商在IBM、康柏、HP、sun等一系列国际巨头的严密垄断下萌芽起步,21年后,原来的国际巨头几多凋零,本土厂商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2%,中国服务器产业已经从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弱冠少年。


                             2012-2014年国外与国内服务器厂商每季度出货量份额分布图

1993年,中国参加CCIRN会议,基本扫清了连入全球Internet的障碍,随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用自己的私房钱――总理预备费启动了金桥工程,21年后,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市值超过万亿美金,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等深度信息化工程在全国铺开,两化促进的国策升级为两化融合,中国已经蜕变为深度信息化国家。

不论是服务器产业,还是信息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都一直饱受诟病,前者不掌握核心技术,屈居于国际厂商主导的产业链中,后者缺乏规划,标准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是全球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所有的问题都用发展的手段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解决,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包括服务器在内的中国信息产业正在以数倍国外企业的成长速度在不断崛起,逐步在中国信息方略中成为主要角色。

成长,才是这21年的主题。

1993年――从零开始

中国服务器产业是从浪潮起步的。

1993年,中国第一台可大规模商用的服务器SMP2000在浪潮研制成功。这是时势使然,也是浪潮主动的业务选择。当时,浪潮是中国三大PC供应商之一,标准化带来的同质化竞争不断拉低利润水平,浪潮需要开拓另一个新的蓝海。另一方面,当时互联网在全球已经呈现燎原之势,尚以PC为主业的浪潮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已经有所预见。

SMP2000的研发和产业化却是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事迹。

当时,苏联已经解体,但是西方国家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封锁却一直没有放松。在国内找不到有关服务器的样品和技术资料,浪潮人瞄准了新加坡、香港这样巴统协议管不到的“边缘地带”,搜集了大量技术材料,还从美国买回很多服务器方面的书籍,将国外厂商废弃不用的小型机服务器一遍遍的拆卸,一遍遍的组装,终于弄明白了构造原理,确定了有关服务器的技术参数。

但产品做出来了,想要成功的卖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当时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冒险尝试国产服务器,谁也不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直到94年,第一台SMP2000才卖了出去,有时候为了取得客户信任,一百斤上下的机器,我们常常是扛着就去了”,谈起浪潮服务器起步的那个时期,曾经的老浪潮人感慨的说道,“一些客户的机器我们是赶着马车送过去的。”

浪潮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努力追赶着国际厂商的步伐,把技术产品化、产业化,两年时间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化体系。

初始的中国服务器产业确实步履蹒跚,而又急不可耐。

2000年――好日子结束了

随后中国信息化建设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金融、电信等行业信息化快速铺开,国家的“三金工程”、“十二金“工程开始启动,而且互联网成为最热的经济名词,瀛海威、网易、搜狐等一大批互联网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的涌现,旺盛的互联网与行业需求使得那段时间成为服务器产业发展的黄金期,跑马圈地成为各个厂商的主要策略。

1996年,国家“863计划”设立专项――“国产服务器推广和应用”,选定了浪潮和曙光分别承担IA和RISC架构服务器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浪潮选择了IA架构服务器的发展方向,建成了全国最早的一条服务器生产线。而曙光选择了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之路,联想依托PC业务也开始涉足服务器业务。随后几年,中国服务器产业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逐渐形成了与国际品牌三分天下的局面。

2000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互联网行业采购大幅萎缩,厂商之间竞争骤然加剧,国产厂商核心技术缺失、高端力量弱小等短板就显现了出来,“碰到了发展的天花板”,国产企业的份额在此后的10年中,几乎没有提高。

本土和国外两大阵营的竞争如同打仗,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说,高端领域就是市场的制高点,我们没有高端产品同国外企业竞争,国外企业就可以把中低端卖的很便宜,失去的利润完全可以从高端产品上找回来,我们这么竞争就会永远被压制,要打胜仗必须打到制高点上,站在同一水平上来竞争才行。

高端,10年磨一剑

2003年浪潮发布了天梭高端商用服务器,该产品于2004年4月刷新了由IBM保持的全球商业智能计算世界纪录,这是中国服务器领域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同时,天梭还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天梭创造了中国服务器领域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浪潮一直流传着一则趣闻,2005年底在某地市级税务部门政府采购办的桌子上,摆着两份几乎一样的标书:同一项目,同一产品,同一国际服务器行业巨头。但唯一的不同是,报价竟然跌了一半,从最初的300多万元陡然降至150多万元。难道这么大的单子会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最终他们了解到,这是因为浪潮天梭作为唯一入围的国产品牌产品,参与了竞标,使得这家外企不得不将报价迅速降低五成。

但是天梭20000高端商用服务器只是一款方案型产品,虽然大幅提高了浪潮在高端领域的市场份额。然而,却不能弥补浪潮在核心技术、系统技术等方面的短板。王恩东对这种实践方法还是不满意,因为天梭20000的性能、可靠性还不能满足大型核心应用的需求,还是坚定的要做主机系统。

转机就在2007年,此时恰值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始科研体制创新,将创新主体向企业转移,2007年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的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浪潮,这是国内唯一面向服务器和存储技术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家首批依托企业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年后,该实验室成为中国第一台自主主机天梭K1系统的主要研发平台。

从8路到32路,跨越的不是数字

2008年,全球经济中最热的话题是次贷和金融危机,在信息领域,最热的话题是云计算,这不仅是信息化模式的变革,也是信息产业变局的开始。当时,Google的服务器农场模式几乎成为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代名词,而王恩东认为,云计算需要大服务器,不仅大服务器在高负载处理会有更好的经济性,而且云计算仍然会有大量的交易处理,交易处理离不开大服务器。浪潮由此加快了高端突破的进程。

2009年,浪潮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主八路服务器天梭TS850速获得市场的认可,当年就进入市场出货量的前三强,到2013年,该产品已经超过IBM同型产品,市场份额稳居中国第一。从2路,4路,到8路到32路,浪潮坚持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服务器产业,8路是一个分水岭,该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服务器企业第一次正式叩响了小型机市场的大门。在服务器领域,“8”是一道槛。4路及以下服务器都采用SMP架构,8是这种架构支持的处理器数量的极限,要支持8颗以上的处理器必须采用另外的CC-NUMA架构,架构的改变不仅意味全新的技术路线,也意味着更大的技术难度、研发投入,更意味着全新市场、全新的产业模式,类似于中国铁路从绿皮车向高铁的跨越。所以,长期以来,国内服务器产业一直在4路及以下服务器领域,对于8路以上一直望而难得,对于NUMA架构更是无人问津。

8路服务器的成功,坚定了浪潮做32路服务器的信心。

2013年1月,中国第一台自主主机天梭K1系统正式对外发布,这是460名工程师的4年技术攻关的成果,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最新主机核心技术的国家。期间,浪潮获得软件著作权18项,授权发明专利102项,发表论文27篇。


中国第一台自主主机天梭K1系统

天梭K1可支持32颗处理器,扩展性和国外同类产品处于同一水平。该产品采用了全自主设计的CC-numa体系结构,这是目前全球技术复杂度最高的体系结构之一,最大可扩展64可颗处理器。天梭K1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服务器产业完成了“从绿皮车完成了向高铁”的跨越。

这也是中国厂商第一次进入服务器产业腹地,直面向IOH(IBM、HP和Oracle)挑战。

K1,不仅仅是国产化的需求

在天梭K1发布后不久,震惊全球的斯诺登事件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去IOE话题由此风行。要保证国家信息安全,就要在实际应用中,特别在关键行业、关键系统中,用国产产品代替进口产品,这一做法表现在市场上就是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稳步提高。

天梭K1由此面临巨大的产业化需求。2014年1月,浪潮在京举行盛大发布会,正式启动“K迁工程”,全面推动天梭K1规模化替代IOH(IBM、Oracle和HP)小型机的进程,这是国产厂商第一次在产业核心领域向占据垄断地位的IOH发起挑战。

浪潮在为另一个目标而努力――让中国的关键应用运行在自主的主机上。

2014年,天梭K1已经打开了金融、公安、财税、电力、石油等十几个行业,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大连银行、洛阳银行、农业部、交通部、北京财政局、西藏社保、南方电网、胜利油田等承载关键应用。

浪潮执行总裁王恩东表示,天梭K1的规模化应用不能仅依靠国产化大趋势的推动,更要依靠自身过硬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主机承担的都是客户的关键业务,系统风险很容易转化为业务损失。我们用客户的实际应用案例说服客户,只要在行业市场打开一个缺口,天梭K1在成本、服务方面的优势就会发挥出来。

目前,天梭K1的生产任务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在生产线旁,几十台天梭K1机柜摆放成一排,并且每台都已经贴上了客户的名字,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选择信赖国产主机。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说,“天梭K1已经在新疆建行两大核心业务系统――运营分析系统和中间业务系统的应用表现平稳,所承载的中间业务迄今已有3年时间,系统整体运行良好,进行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洛阳银行信息科技负责人表示,对于洛阳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直接表示“IBM用不起”,不仅硬件采购价格过高,而且配套软件和后续服务更是高的惊人,受制于采购规模,很难有国际厂商平等对话的机会,所以多年以来,洛阳银行一直进行着国产化改造。他说:“能用国产设备的领域基本上全部采用了国产设备,这次上线的基于天梭主机的统一数据仓库平台表现良好,国产技术没有让我们失望。”

转变,从点到链

本土企业在通用领域已经具备替代国外产品的实力,但是在主机领域,尚是新入者,可以说,虽然成年,“但体犹未壮”。而且初次进入产业高端领域的中国服务器企业,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需要发展模式进行根本的转变,运营范畴从企业自身扩展到整个产业生态,涵盖数据库、中间件、行业软件、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国产产业链。要实现30而立,中国服务器产业还需要再一次的转型。

不过广阔的中国市场将为企业转型提供可靠的保障。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C、平板和智能手机市场,但是中国服务器与终端保有量比例不足美国的二分之一,主机的保有比例更低,随着服务器和主机占比的逐渐合理化,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服务器和主机市场只是时间问题。相信随着信息中国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在通用服务器领域的发展路径将在主机领域再次上演。

生活不易,码农辛苦
如果您觉得本网站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可以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捐赠
程序员人生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关闭
程序员人生